书书屋 - 历史小说 - 学神十三岁在线阅读 - 学神十三岁 第73节

学神十三岁 第73节

    老实人康卫国头一次跟上司叫板, 这是?年后第一个上班日的大新闻。

    部长被顶得只能讪讪, 好没面子。幸而人武部一共就几个人, 没有其?他人看见他丢面子。

    金莉莉在二?中上高二?,也是?学钢琴, 文化课不?上不?下,她妈急得很?。为什么着急呢?她妈望女成凤, 希望金莉莉能考上中央音乐学院。

    好嘛,这个理想是?很?好的,就是?不?知道金莉莉想不?想上央音了。父母总是?希望子女承继自己的理想和?愿望,但很?少?有父母会问问子女, 你想做什么?

    这是?好事吗?对人类的进步来说,卷无止境。但对子女来说,大部分时候都是?痛苦。要么躺平, 但穷人的躺平也只有痛苦。

    那么出路在哪里?就在于主?观能动性吧,在于自己是?否能认识到?人生价值、是?否愿意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而努力, 否则就像有些?人那样,明明外人以为他拥有一切,他却宁可遁入空门?以躲避滚滚红尘。

    *

    要说今年春节的好消息还有一个,华江这熊孩子在老师们的紧盯之?下,学习成绩居然真的上去了。其?实小学课程没有什么难度,只要好好做作业就行。由于有了外甥女的鲜明对照,这一年奚绣娟也下了狠心,给华江报了一个硬笔书法班,每个周日上午上课。平时做完作业才回家,吃过?晚饭看着他写1个小时的钢笔字。

    华江从一开始的屁股坐不?住、一边写字一边哭,到?现在一年过?去,已经能够安安稳稳坐在椅子上写满1个小时。

    这是?康妙玟建议的,不?管写毛笔字或是?硬笔钢笔,作用其?实不?是?字写的多好看,而是?让华江培养“耐性”。奚绣娟和?华建军都还挺能听从外甥女的建议,执行的也不?错。

    钱外婆也很?为华江的改变而高兴。外公外婆还算公平,压岁钱一向?一视同仁,两个孩子都是?一样的,今年压岁钱从往年的10元涨到?50元。去年事业单位工资上涨,退休工资也跟着上涨,老两口现在一个月加起来能拿到?200多元了,几乎比以前翻了一倍。

    奚绣蓝奚绣娟两姐妹对父母都很?孝顺,逢年过?节送礼,平时要是?有什么好吃好喝的,也都惦记着老父母,经常送东西回娘家。

    奚绣蓝今年春节过?的很?舒心,奚绣娟比往年收敛了许多,再也不?是?张口闭口“我儿子”。康妙玟觉得这个姨妈相当的势利眼,不?过?也没有什么稀罕,世人多是?势利眼,看你发达了就会吹捧你。

    姨妈现在很?少?跟妈妈掐尖要强,大概终于发现“生男生女都一样”,康妙玟这个女孩比华江强得多,她再也没法吹嘘。以前华江也没什么可吹嘘的,但因为是?个带把的男宝,总还是?可以吹这个“把儿”的。

    康妙玟现在有了以前的阅历和?人生经验,能够理解姨妈的心态,华江实际“拿不?出手”,但因为是?男宝,所以还是?值得“骄傲”的。而康妙玟就是?个女孩,还是?个学习工作都不?怎么样的躺平主?义,被姨妈看不?起也不?意外。

    现在她有机会重活一次,但对奚绣娟也还是?喜欢不?起来,就当个普通亲戚走?着算了。

    *

    过?了春节,大年初八,科大又开了一个奥数班一个奥物班,两个班同时开班,为期一周。康妙玟只有一个,不?能分成两半,经过?考虑后,选择了奥物班。

    这次集训是?为了即将?到?来的国家队集训,今年奥数集训队3月3日在复旦大学报到?,3月4日正式开始上课;奥物集训队3月10日在南京大学报到?,3月11日开始上课。

    据说今年奥数集训队比去年还要紧张,除了两次选拔赛之?外,每周还会有测验,采取测验加选拔赛的总分选拔制度。24名集训队队员中的18人顶多只能在集训队里待1个月。

    恐怖如斯!

    康妙玟还觉得去年集训队的节奏就够紧张了呢!

    奥物集训队也差不?多,多次测验加两次选拔赛,康妙玟的测验可以在上海做,选拔赛要去南京。这种测试加选拔赛的制度可以更好的选出水平稳定的正式队员,对队员来说,容错率也增加了,不?至于一次选拔赛失手就只能打道回府。

    科大的竞赛老师参加了现有的四项国际奥林匹克竞赛的训练和?命题,不?过?最受重视的还是?奥数。

    集训班2月28日结束,第二?天,3月1日,元宵节。

    附中3月1日报到?,康妙玟这学期不?会回校上课,但也还是?去报到?了,拿到?一堆课本和?作业本。校长叫她去说了高考的事情,希望她尽可能参加高考,今年高考报名是?3月,会为她报名高考;高考是?7月的7、8、9三天,刚好跟国际物理奥林匹克比赛的时间?冲突。

    校长没有直说,但话里话外的意思?是?她专注奥数就好了嘛。

    不?理他。

    11点回了家,冯婷婷打电话来问她晚上要不?要去看灯会,今年庐州市里搞了个元宵灯会,一定很?热闹。冯婷婷和?一些?女生已经约好了要去灯会玩,就她们女生一起去。

    窦海骊前几天便打电话跟她约了一起去灯会玩,她答应了。奚绣蓝问窦海骊他表哥去不?去,窦海骊说会跟表哥一起去,毕竟他们可都还是?未成年呢。

    有个成年人一起去,奚绣蓝才勉强放心。

    康妙玟答应了冯婷婷,“但我之?前跟窦海骊约好了一起去灯会的,我叫上他一起行吧?”

    冯婷婷勉强同意了,“他要离我们女孩子远一点。”

    康妙玟哈哈笑,“好的好的,我会告诉他。”

    *

    晚饭吃了豆沙馅的元宵,刚吃过?没几分钟,窦海骊和?张恺来了。

    康卫国开了门?,“海骊来得早啊。”

    “叔叔好。”窦海骊笑着说:“早点去早点回来。”

    “别太晚了,9点就回来。”奚绣蓝说。

    “嗯,知道了,妈妈。”

    奚绣蓝对窦海骊说:“我们玟玟的安全就交给你了。”

    “放心吧,阿姨。”

    康妙玟背着一只牛仔布的斜挎包,里面装了保温杯和?一些?零食。“爸,妈,我出去玩了。”

    出了楼洞,窦海骊见她只戴了帽子没戴围巾,便把自己的围巾取下来给她戴上,“外面还很?冷呢。”

    又说:“太冷了,你别骑车了,我带你。”

    先跨上车,叫她坐在车后座上,稳稳当当的骑着走?了。

    少?年的身材还是?瘦瘦的,个儿倒是?很?高了,大概有180公分吧,比她高了至少?半个头。穿的不?少?,里面穿着蓝色的高领毛衣,外面穿了皮夹克,闻着一股子真皮的气味。

    灯会在现在的市政府小广场上举办,市政府距离庐州现在的中轴线长江路很?近,距离百货大楼大概200米。他们在百货大楼停下来,张恺将?两辆自行车锁在一起,对他俩说:“晚上人很?多,你俩一定不?要走?散了,特别是?妙玟妹妹。”

    窦海骊笑着问:“我就是?可以走?丢的是?吗。”

    “你是?男孩,你还能往哪儿丢?”

    康妙玟说:“我跟同学约好在百货大楼这里见面,她们走?的比较早,6点半就来了。”

    “哎呀!我们也应该早一点来的。”

    “你跟她们约了几点?”

    “7点。”

    张恺看了一下手表,“快到?7点了。”

    女孩子们一会儿手牵着手过?来,“康妙玟!”离了大老远便喊她名字。

    *

    灯会很?热闹,各种造型都有,兔子灯、虎灯、鹿灯,当然还有必不?可少?的龙灯,小广场挤得水泄不?通。小广场中心还搭了一个戏台,表演庐州本地戏剧小刀戏,小刀戏是?庐剧的一种,有时候也代指庐剧。

    女孩子都不?喜欢庐剧,大概是?庐州方言并不?好听,在安徽省,庐剧的知名度远不?如黄梅戏,建国后黄梅戏曾经有过?辉煌,但在动荡十年中,很?多戏曲名家遭到?迫害,黄梅戏也受到?严重影响。

    为了提高趣味性,灯会还设了灯谜,奖品不?是?庸俗的钱,而是?花灯。

    冯婷婷兴致勃勃的拉着康妙玟去猜灯谜。

    “早不?说晚不?说,什么意思??”冯婷婷抬头看着贴在墙壁上的灯谜。

    康妙玟看了一眼:打一字,不?是?早不?是?晚,那就是?中午了。

    “繁体字的许。”说着揭下了字条。

    冯婷婷想了想,“是?哦。”伸手拿过?字条,兴冲冲的说:“我去兑奖!”

    这边张娅宁看着一则灯谜,“谢落三秋叶,能开二?月花。过?江千尺浪,入竹万竿斜。”

    这是?一首唐诗,谜面并不?难,但难在大部分群众的文化程度并不?高。

    张娅宁便将?字条揭了下来,“我也猜中啦!”

    兴冲冲的过?去兑奖。

    冯婷婷拿了一只兔子灯来,“康妙玟,给你!”

    兔子灯扎的很?可爱,就比巴掌大一点,里面没有点蜡烛。

    “你拿着玩吧。”

    “是?你猜出来的谜语。”

    “我等下再猜一个。”

    窦海骊指了墙壁上最末一则灯谜,“这个你能猜出来吗?”

    康妙玟走?过?去,灯谜是?一句古诗,“一夕骄阳转作霖”,打一句宋词。这则灯谜很?是?巧妙,没有一点古诗词积累还真猜不?出来。

    第92章 上海 ,国家集训队

    灯谜贴在墙壁上, 不断有人揭下字条,之后工作人员会来贴上新的灯谜,只有这?则灯谜始终无人揭下。

    康妙玟想了想, 伸手揭下字条。

    “你猜出来了?是哪句?”窦海骊问。

    她?笑了笑, “是一句……应该挺有名的宋词。”

    拿了灯谜到另一头, 对工作人员说:“我猜出来了, 谜底是‘到黄昏点点滴滴’。”夕阳对黄昏,霖是久下不停的雨, 对点点滴滴。

    工作人员忙翻看谜底,“真是这?句!猜中了奖品是一只花灯,你要哪个?”工作人员身后挂了一排精致的小?灯笼, 个个都很可爱。

    “要那个, 荷花灯。”

    工作人员便从地下的麻袋里找到一个荷花灯给她?。

    荷花灯做的也不大, 也只比巴掌大一点, 颜色鲜亮,花瓣粉白, 花瓣尖上涂成粉红色,用的不知道什么纸, 有点渐变色的意思;荷花中心是浅绿色的莲蓬心,莲蓬心可以整个拿走,里面就是插蜡烛的地方。

    窦海骊带她?到一旁卖蜡烛的小?摊上买了一盒细细的生日蜡烛,在荷花灯里插上一根小?蜡烛, 点燃,便是一个可爱明亮的小?花灯了。

    “灯太小?了,说不定会烧掉灯。”欣赏了一会儿, 康妙玟便吹灭小?蜡烛。“等我回家了给它做个电蜡烛,用纽扣电池就能供电, 又亮又不会被烧掉。”

    学?了物理?,区区一个纽扣电池灯小?意思啦。

    除了花灯之外,还有很多卖小?吃的摊贩,有卖甜梨水的,有卖烤肠的,有卖臭豆腐的——不怎么臭——有卖瓜子和怪味豆的,还有卖煮花生的。

    花生太老,臭豆腐有点臭,还是甜梨水最好,又甜又润。

    窦海骊给女?孩子们?买了甜梨水和烤肠,于是获得了女?孩子的一致好评。大个1、2岁的男生好像就是跟13、4岁的愚蠢男生不一样了,13、4岁的男生满脑子只有自己,根本想不到照顾女?生。

    还有那种愚蠢得以为“欺负你就是喜欢你”的男生,真是噩梦!他们?没准还以为自己聪明得不得了呢!

    女?孩子们?都到了情窦初开的年?龄,能看的出来窦海骊格外关照康妙玟。人们?对长得好看的人都格外宽容,窦海骊在她?们?看来也算得上是个帅哥,剑眉星目,个儿又高,十分符合女?孩子心中“男朋友”的形象。

    *

    回家的时候一起?走的,窦海骊和张恺把女?孩们?送到家门口,最后一个送的康妙玟。

    在楼洞里跟她?说了好一会儿话,请她?去了上海别忘了要给他写信,他要知道她?的地址才好回信。康妙玟一本正经的答应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