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书屋 - 耽美小说 - 魔尊他自有道理(生子文;1v1)在线阅读 - 09 身世(剧情章;魔尊身世;全文世界观揭示,建议看!)

09 身世(剧情章;魔尊身世;全文世界观揭示,建议看!)

    霜寒虽是西域魔主,却是在东界出生。

    大约百年前,东界柏云山上,兴起了一门柏云剑派。这柏云山并不在万山之中,而是东界西南方向的一片矮山。虽不在万山之列,然有山的地方就有更盛的清气聚集,门派兴起也是常事。只是这柏云剑派的兴起,里头却有些不足为外人道的缘故——

    豢养炉鼎。

    众所周知,但凡是青丹——也就是魔丹之人,只消根基尚可,能修炼至筑基境界,便能作为金丹修士之炉鼎,供给灵力。而豢养炉鼎之事,在仙门之中本不算什么奇事,只是自数千年前,封祈昕领着一众青丹人叛离万山、潜逃至西域后,东界炉鼎叛举脱逃之事频频发生,千年之后,东界仙门之中,青丹子弟的数量竟不足十之一二。因着这番变故,仙门豢养炉鼎之事也渐渐少了,更以万山为首,开了允许金丹子弟与青丹子弟结为道侣的先例,用以安抚人心。

    这一举措自然是成效非凡的。时至今日,仙门青丹子弟的数量又回复到将近四成,青丹人判出仙门之事也渐渐少了。至于豢养炉鼎,倒像是个尘封了的旧话。

    可这柏云剑派,却不知是哪里来的能耐,竟搜罗了一批青丹幼儿养在一处,令其自幼练功修行,筑基过后便作炉鼎之用。非但如此,等这些炉鼎到了二八年纪,柏云剑派便又命其中天资较佳之人双双结合,诞下子嗣。须知青丹人与青丹人结合,生下的定然是青丹之人,这便是柏云剑派的炉鼎之源。

    这做法固然令人不齿,若摆在明面上,不免要遭其余门派攻讦。因此这豢养炉鼎之事,始终被放在暗处进行。

    霜寒便是在这柏云剑派的蓄奴所里出生的。

    “那后来呢?你是怎么逃出来的?”顾清辉急道。

    “是半夏的母亲。”霜寒的脸上浮现出怅惘之色,“她年长我三岁,也算一同长大,对我多有照顾。后来她被那剑派掌门的小弟子看中……颇得了些青睐。她心思机敏,行事又极有分寸,只过了半年,便偷取了那将我们困于山内的结界的破解之法。那夜我们四十多人破开结界逃脱……她自己却没有逃出来。”

    “为何?”

    “那个小弟子……在她身体里种了同命蛊。”霜寒哼了一声,“生死同命,永不分离,听说过么?”

    “这……”顾清辉不由怔住,“若是用了这蛊,一旦她香消玉殒,那人不也要跟着命丧黄泉么?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

    “倒也当真深情……”

    “深情?那有什么用。”霜寒嗤道。

    “那……再后来呢?”

    “再后来?我们这些人自逃出后,为避人耳目,躲开追杀,便四散逃窜。许多人修为太浅,只刚刚筑基,是来不了西域的,只有隐姓埋名,藏起修为,找个穷乡僻壤做普通人。我与歌离修为好些,便一同穿过万山,到这西域来了。”霜寒又缓缓舒了口气,“再后来,我与天醉相遇,投入合欢门下,日夜苦修,终有所成,复又穿过万山,回到柏云山下,血洗了柏云剑派——”

    顾清辉双眼圆睁,嘴唇颤抖:“血洗?”

    “一个不留!”霜寒冷哼一声,“原本为着半夏的母亲,我倒想留下那小弟子的性命,只可惜……去晚一步,她在那半年前生产之时便撒手西去,那小弟子自然也活不成,只留下半夏这个小丫头。”

    “竟还有这么一回事。”顾清辉双眉蹙起,只觉他血洗柏云剑派之事太过残忍,却也无法苛责,“你说你曾……做过炉鼎,便是这事么?”

    “何止。”霜寒淡淡道,“你可知道,二十年前,逍遥教主炎曜带着教众逼至合欢宫前,合欢宫大战不敌,险被灭门?”

    “听说过的。”

    “那你知不知道,为何到了最后,合欢宫一众子弟能够得以保全?”

    顾清辉脸上露出不解的神色。霜寒既这样问,想必是与炉鼎之事有关,难道说……

    “他要你……”顾清辉倏然醒悟,惊道,“做他的——?”

    霜寒见他领悟,也不替他补全,只道:“形势迫人,别无他法。”

    “青丹人也可以拿青丹人做炉鼎吗?”顾清辉喃喃道。

    “这有什么?无非以强压弱,巧取豪夺。”

    “那再后来呢?你是怎么……”

    “十二年前,我在他功法运行不畅之际,破了他灵窍,将他六十年修为尽数吸出,教他毙命当场!”

    “痛快!”顾清辉喜道。

    霜寒看了他一眼,神色颇有些古怪。

    “有什么不对么?”顾清辉略有些尴尬。

    “我之所以杀他,不只为旧仇,更因理念不合。”霜寒缓缓道。

    “什么意思?”

    “他一统西域,为的不是消弭内乱,教西域之人同仇敌忾,只是为了称王称帝,与万山——划山而治。”

    “这有什么不好么?”顾清辉不解。

    “好什么?”霜寒嘲道,“对着西域同族尚且能够大开杀戒,朝着万山,倒想要平平安安,秋毫无犯——那算什么!”

    “可万山本是天地造化所成,你——”顾清辉紧紧皱眉,“你要夷平万山,原也有违天道……”

    “天地造化。”霜寒又笑,“你知道所谓万山,原有多高?”

    顾清辉摇了摇头。

    “高者不过三四百仞,低者百丈也无。”

    “怎会?”顾清辉惊道。

    “如今万山绵延,低者不下五百仞,高者足有千仞,只靠天地造化?”霜寒看向顾清辉,“你那座千回峰,如今多高了?”

    “……四千余仞。”

    “四千余仞,天地造化。”霜寒哂道,“即便强说那是天地造化,山顶那些结界又是怎么回事?仙门费心费力,在万山之顶布下结界,想的难道不是让清气至此回流,一星半点也不漏给西域?”

    顾清辉抿了抿唇,欲辩无言。

    “小狗崽子,你可想过,数千年前祈昕宗师带着一众青丹子弟叛出万山,扎根西域之时,西域虽也荒凉,清气却断不至于像如今这般稀薄。那个时候,寻常稻米也可在这黑土上自然生长——否则没有千镜阵法,没有青米,你当他们是怎么存活下来,绵延子嗣的?如今你每日用的白米,却比肉价还要高上十倍。”

    顾清辉向来不沾这些柴米俗事,闻言心下震动,面有赧色,不由垂下头去。

    霜寒说得乏了,便搂着他躺下去,揉了揉他脑袋,道:“歇下罢。你往后要长的见识,可比这多得多。”

    顾清辉心乱如麻,哪能有睡意?只伸手将人揽在怀中,让他舒舒服服靠在自己手臂上,又伸手替他拢过头发,兀自在黑暗中眨眼。

    他隐约想起自己几次下山历练,也见过有人往千回峰上运送土石,当时还觉奇怪,心想这土石不是到处都有,为何还要从别处运来?原来……竟是这般道理。

    只是最寻常不过的土石,却能积土成山,以至……造出天堑。

    *

    翌日,顾清辉便随着霜寒,一同去看了千镜阵法。

    两人御剑而行,浮磐与一众侍从紧随其后,尚未抵达,便闻见淡淡的血腥气息。及至阵前,顾清辉不得不催动灵力,在两人身旁筑起结界,才将那股血腥气挡在外边。

    阵法宏大,映得黑土光耀一片,当真不负千镜之名。而在黑土之上,青米禾苗葱茏生长,一副欣欣向荣模样。

    霜寒带着他走近,行至一名护佑阵法的修士身旁。顾清辉定睛一看,发觉此人在维持阵法之时,指尖竟有鲜红精血不断滴落,化进地上阵型图案之中,染得脚下黑土都隐隐透出血色。

    难怪会有这样浓的血腥之气。也难怪在仙门典籍之中,这一阵法被视作禁术——修士精血何其珍贵,要维持这样的阵法,不但耗损灵力,更损伤修为。若要保持这千镜阵法长久不竭,这些维持阵法的修士只怕终身难有境界突破。

    霜寒见他驻足良久,双眼直盯着阵法运行,便问道:“看明白了?”

    顾清辉点了点头,回头望向霜寒:“我可以试试么?”

    霜寒抬了抬眉:“内伤刚好,逞什么强。”

    顾清辉抿了抿唇,坚持道:“让我试试。”

    霜寒的目光在他脸上停留了一瞬,道:“只一炷香。”说罢便让那位修士收功起身,去一旁休息。

    顾清辉坐到阵法之中,依着先前参破的运阵之法调息运功,身上灵流回转,与精血一同缓缓自指尖流出。初时倒也不觉什么,可半炷香过去后,便觉周身火热,额角都沁出了薄汗。他强自稳住道心,凝神运气,又坚持了半炷香,背上薄汗便开始凝成汗珠,滚滚流下。

    当真艰难。

    从阵眼退下之时,顾清辉的脸都白了一层。霜寒抚着他脊背,待他调理片刻,稳下呼吸,方才夸赞道:“你如今不过元婴初境,能做到这个份上已然不俗。”

    顾清辉略微茫然地看向霜寒:“那要能长久维持这样的阵法,需得是什么样的修为?”

    “化神三重境。”

    “化神三重?”顾清辉喃喃道,“西域清气稀薄,要修至如此境界,得费多少工夫?”

    “若我西域之人都只靠这点儿清气修行,早饿死了!”霜寒哂道,“自然是有别的法子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法子?”

    “怎么,想学?”霜寒逗弄似的看向他。

    顾清辉自然无法即刻答应,却也没有立时拒绝——他若要长久留在霜寒身旁,总不能当真在这元婴初境裹足不前。

    “小狗崽子,你想想罢!”霜寒知他踟蹰,也不催促,拉过他的手道,“走,再带你看一圈。”

    沿着阵法一圈走过,顾清辉暗自数了数,这片田地不足千亩,此刻护阵的修士便有十个。阵法需日夜维持,人却是要休息修炼的,想来为了这片田地,少说得有四五十人轮替守护。

    若是这些人不必将修为耗损在这阵法之上,他们能有多大的成就?西域又能多出何等强大的力量?

    “有何感想?”霜寒见他沉思不语,笑着问道。

    “前辈们呕心沥血,换西域民安物阜,当真大公无私,高风亮节。”顾清辉道。

    “高风亮节,那是虚名。”霜寒道,“我想要的,是这西域之中,再不必有此阵法!”